▌健身運動知識,就由專業教練說給你聽!
如果你對健身、運動感到迷惘困惑,不用擔心!多來這裡聽聽教練們怎麼說!
健身教練-茗羕
身體的內分泌多達上百種,主持著全身功能的調節,讓身體適應外在環境,對內則是維持生命活動的正常運作。其中對健康影響較大的,主要有八個內分泌系統。其中一項:甲狀腺。甲狀腺荷爾蒙是由位於脖子的甲狀腺所分泌,能控制能量使用的速度、新陳代謝及血液循環等,包含:甲狀腺素(T3、T4、rT3)、以及降鈣素。在脖子的還有一個副甲狀腺,分泌副甲狀腺素,主要是增加血液中的鈣離子。
睡眠時間需求雖然因人而異,但是睡眠不足或是睡眠品質不佳,都會導致無法順利地瘦身。身體進入深眠的狀態時,大腦的腦下垂體會分泌生長激素,這生長激素除了掌管身體細胞的生長,還掌控著脂肪的代謝,是增肌減脂的好幫手。
但是當長期壓力過大,皮質醇分泌過多,造成其他幫助減脂的賀爾蒙混亂(像是生長激素、甲狀腺素等),就會讓脂肪代謝不順利,甚至容易衝動飲食、睡眠不佳、消化不良,情緒上容易焦慮,甚至有高血壓、高血糖。持續的壓力賀爾蒙也會讓你肌肉容易流失,水分無法順利排出,造成水腫。偷偷告訴你:中低強度的有氧運動有助於紓解壓力、排水腫喔!
只要你願意邁開腿去運動,並堅持下去,不但大腦執行功能會改善,接下來對於運動這件事,更容易發自內心心甘情願地去做,然後越動越快樂!就像是一個正向循環的輪軸,往健康人生的方向前進,還不錯吧~
在這篇「減重總是半途而廢,是大腦抑制功能不良?運動為何是最佳解方?」文章中,有提到幾類運動像是:心肺耐力的有氧運動、肌力訓練,還有協調性運動,例如羽球、籃球,都可以幫助改善執行功能。
你有每天量測體重的習慣嗎?追蹤體重的升降,的確是觀察身體組成的一個方式,但是一天中哪個時段量測比較準?需要每天都要量嗎?怎麼樣追蹤量測出來的數字,才是正確觀察體組成的方法呢?今天就讓身經百戰(量體重)的茗羕教練跟你分享,如何正確量測體重及利用數字做體型改善計畫!
一日之「記」在於晨,要是說一天中哪個時機點量測體重最理想,那應該算是「早晨起床上完廁所之後」了!為什麼這時間最理想呢?其他時段不OK嗎?
人體的體重在一天當中受多因素影響,包括:飲食量的多寡、身體含水量、是否有排汗、排泄等等,上下浮動的範圍大約是1~2公斤,女孩們甚至會受到經期影響,體重在經期前會微微爬升,睡前和隔天早上起床後的體重也會有所差異,這些都是正常的生理現象。
幾年前看的一部電影《總舖師》,是一邊流口水、一邊流眼淚看完的。印象最深刻的,就是料理醫生葉如海,一生中都在找尋當初媽媽的那盤番茄炒蛋的味道,最後領悟到,每個媽媽做出來的番茄炒蛋味道都不一樣。
我也有屬於我印象中的「媽媽的味道」,國小時的便當幾乎都是媽媽清晨起床煮飯,裝好便當之後用二張報紙包起來保溫,再帶到學校蒸。剩下的菜就當早餐吃,小時候家境並不寬裕,但是媽媽總是有辦法讓我們吃的營養,我永遠記得早餐時光,桌上的那碗「沖化湯」。
當我們在面對一個聚餐邀約的時候,心裡一定是充滿著歡喜,腦袋裡想著是:能跟家人朋友相聚,一邊享受美食,一邊天南地北的尬聊,那種充滿幸福、開心的感覺。這樣美好的幻想跟食物有關嗎?或許有,但是我想,食物不會是讓你分泌腦內啡的唯一因素。
回想美好的聚會中,你可能會想到吃了哪些好料,再仔細回想畫面中,除了美食,有哪些人物出現,是誰跟你一起享樂的呢?社交是人類的一個天性,我們透過與他人的互動,感受自己並非孤獨的個體,尋求更多的愛與支持,除了聚餐能讓你感受這樣的融合感之外,和朋友一起打球、與同學一起上課玩樂、跟著家人一同出遊,都會讓你感受到一樣的愉悅感。
🈲👎第五款絕對失敗的減肥法~「軟糖公主減肥法」
第一次在某個時尚美容討論區上看到軟糖公主減肥法,立馬被版主的強大減重效果驚艷到!現在上網搜尋,還是有一堆女孩們趨之若鶩,紛紛仿效!而我就在「老公大陸工作,在台灣獨自一個人帶著才一歲多的女兒」的這個時候,嘗試了軟糖公主減肥法,那年我31歲。這個減重飲食法,其實是將澱粉與蛋白質分開吃,因為網路謠言有此一說:蛋白質跟澱粉混著吃,因為需要的消化液不同,蛋白質需要是酸性,而澱粉的消化液是鹼性,兩種混在一起會讓消化能力減弱,會花費較多時間消化,若食物未完全消化,之後再吃食物就容易形成脂肪囤積。
長期受到瘦身文化、節食文化的影響,有些人嚴格控制飲食、規律運動,彷彿讓外表身型變得健美,人生才會是彩色的。說是愛自己,所以讓自己健康一點。但是,你愛的是「不管是怎樣」的自己?還是別人眼中期待的那個接近完美的自己?你想成為自己心中健康的樣子?還是他人眼中那個符合白富美的樣子?
寫到這裡,突然覺得我個人經驗豐富到可以出書了!因為後面還有一拖拉庫「減肥必敗」清單可以分享,像是:使用器具的啦!買藥來吃的啦!針灸、埋線、低碳、生酮、斷食等等,還有流行在健身圈的計算熱量、健美備餐法、高低碳飲食,為什麼會被我列入失敗清單!好奇嗎?教練的職責不是只給錯誤範例,為了對大家負責,還要給正確的觀念,才能做到導正視聽!所以這系列的最後~最後~~一趴,還要分享我覺得很適合執行一輩子的正確做法,讓你不傷身不傷心、又能健康的瘦下來!
單一食物的減肥飲食,短期內的確會讓你迅速的掉體重,而掉的卻不是真的「脂肪」的重量,這些少掉的體重絕大部分是水分,只有很少一部份是脂肪,如果沒有合併肌力訓練,掉的還有可能是肌肉。這樣的飲食法很容易落入溜溜球效應的惡性循環中,不斷的透過短期減重,流失水分和肌肉,忍受不了飢餓感時開戒大吃,補回來的卻是超多熱量盈餘,囤積成更多脂肪。由於攝取的食物過於單一,長期下來身體容易營養失調、賀爾蒙混亂,當身體來到了它的極限,你失去的將不只是健康,還有可能讓心理上的健康崩潰,很多暴食症、厭食症都是這樣來的,不可不慎啊!
我從小就人高馬大,國小畢業就身高165,明明才小六,被誤會成大學生是時常發生的事。因為身材高大,一胖就看起來壯,從小五開始就加入減肥戰局,至今已三十餘年,OMG~真的是跟他拼命很久耶!回想起人生歷年來的減肥,使用的方法百百款,失敗的多,成功的少,值得維持的…更少!而現在減肥法一直推陳出新(減肥藥也是),回頭看看我用過的方法,是該寫個幾篇文跟大家分享分享,鳩竟~減肥法的好壞成敗怎麼看,身為健身教練,現在腦袋中的知識觀念導正很多,親身經歷過來的,應該有一定的參考價值在,內容太多,應該會分成幾篇文來說說,想看就繼續看下去吧!
你是重訓咖嗎?你如何安排重訓動作呢?是想練哪裡就練哪?會依照想練的肌群分部位訓練?還是,利用「推」與「拉」的動作模式安排課表呢?今天要來介紹二個重訓訓練動作模式的分類,以及哪些人適合這樣的訓練模式!
透過這些podcast頻道,我對這個世界的想法又更拓展了不少,也讓我萌生想自己創一個頻道,暢說我的故事和經驗,聊聊健身運動、談談45+之後的人生,所以,想請大家給我一些建議和想法,如果你有想聽的健身議題、運動原理,或是想聽我說說當教練之後的趣事,都歡迎填表單給我意見,我期待收到大家給我的feedback,待我規畫好頻道走向,就要來開講囉!
請摸摸你的肚子,要相信上帝的傑作(腹肌)一直都在,只是蓋在上面的「脂肪棉被」還很大件,所以看不出來!
近幾年健身知識廣泛流傳,大家也都有基本概念,知道該怎麼吃、該怎麼動,但是有一些對於身體的生理概念,大家還不是很清楚。像是,說到瘦肚子,第一個聯想到的應該是「少吃」,第二個八成就是「練核心」了!為什麼大家會覺得只要練核心,肥肚肚就會瘦下來呢?這要從一個廣告說起,那就是「健腹器」。
我對於喝水可以促進身體機能運作正常是肯定的,特別是運動前、中、後的補水相當重要,除了影響到運動表現,也會影響到運動後的恢復能力。
但是對於「多喝水會提高代謝」這件事,我是存疑的,或許是間接影響,但文章中並沒有說明缺水如何影響代謝,看的人如果按照文字的敘述照單全收,是不是會認為:我只要多喝水,提高代謝就可以消耗熱量,然後就可以瘦下來?而忽略了要減脂,飲食管理和增加運動才是關鍵行動?有時候遇到問題,只等著別人給答案而不去思考,是危險的!
有一個說法是,「從你出生之後就開始邁向死亡」,不曉得大家有沒有聽過?這來自「向死而生」,是德國哲學家馬丁.海德格爾提出的哲學理念。就生理學上來說,身體的確不斷地生成新的細胞,也會不斷淘汰老舊的細胞,這就是所謂的新陳代謝,身體內不斷地進行這樣的變化,直到哪一天,你的身體不再生成新的細胞,也不再淘汰舊的細胞,這樣的新陳代謝停止,就是邁向死亡。
之前在網路上曾經看過「如何挑選健身教練」這類的文章,大部分的文章都會著重在教練的專業證照及你想要訓練的運動專項是什麼,去做建議。這個方向是沒有錯的!的確是要依你想訓練的運動專項,以及教練是否有相關的專業知識,才能學到正確的訓練方法,完成你的運動目標。
但不是每個人都會用這樣的方式去挑選教練,有些人直接去健身房,然後選了一個教練就開始上課;有些人是先上網搜尋有沒有適合的教練,依照他的喜愛,像是教練的身材看起來好不好?教練的課費如何?教練的專項?教練在哪裡上課?可不可以配合我的時段等等...之類的因素下去挑選。你不覺得這個跟挑水果很像嗎?
廣告中人物形象的效應,卻是深深影響女孩們,對於自己身型、外貌、打扮,總是用嚴格的標準看待,花錢做醫美、勤敷臉、IG上隨時注意穿搭潮流;跟著網美做瘦腰、翹臀的運動,看到女星代言什麼,買下去跟著用就對了!這讓我深思一個問題:為了凍齡,到底需要花多少錢和時間?或者說,為了維持自我形象,需要下多大工夫?
聽過少量多餐嗎?有沒有想過,如果把運動套用在這招上面,你會獲得多少健康效益呢?
一直以來,想增肌減脂的人們,大都是透過大量地累積運動時數,讓效果最大化,但是如果是「上有二老、下有兩小」的上班族,除了上班賺錢,下班後還要處裡無數的家務事,可以坐下來喘口氣休息已經算不錯了,根本不敢想可以花二小時在健身房運動,既使有心也無力了
你運動嗎?你也喜歡在運動後來一份好料的,補充營養也滿足身心靈嗎?
地瓜對有運動的人們來說一定不陌生,常常是大家運動前後必備的碳水補給,尤其是重量訓練之後,適當份量的碳水化合物,可以補充剛消耗掉的肝醣,引發胰島素分泌,將蛋白質帶進細胞內,讓肌肉組織進行修復,而且只要不要吃過量,不太會轉變成脂肪囤積,真的是一兼二顧!
但是除了地瓜,還有什麼食物也適合拿來當運動後碳水補給呢?其實不只地瓜,馬鈴薯、南瓜、山藥、綠豆等的澱粉,也都很適合喔!但是今天讓我們來PK一下二大天王-地瓜和馬鈴薯的營養,可以讓你吃的滿足又健康!
既然是針對運動的補給比較,這邊就只抓熱量、gi值、所含的碳水克數及對肌肉神經系統及疲勞恢復有幫助的微量營養素鎂、鉀、鈣、鋅,看看哪個CP值較高!
說到對骨頭成長最有益的營養素,大家一定都會說:鈣。不管是嬰兒、青少年到老年人,鈣的補充對骨頭的發育修護無庸置疑。但是你知道嗎?缺乏鈣不只影響骨頭發育,還有可能會神經緊繃、失眠,甚至情緒容易暴躁、不穩定嗎?
我們就來了解一下<鈣>吧!~
運動要看到效果,需要持續練習和時間的累積,就像是積沙成塔、零存整付的概念,對健康的影響更是,人體的細胞更替時間長短不一,但是總體來說大約需要一年才會更新全身的98%,在持續的運動訓練下,我們可以汰舊換新,幫身體的機能換上新的外掛,讓他可以帶著我們的靈魂,完成我們所渴望的事物。
運動或是訓練,決不是一件輕鬆的事,需要自律及耐心,讓身體自然而然地循序漸進,逐漸開花結果。這些知易行難的道理,更是需要內心對自我健康提升的覺悟,才能日復一日的執行。
鎂跟鈣一樣,都有保護神經的作用,嚴重缺乏的時候,對大腦的影響最大,思緒不清、有沮喪感,肌肉無力、肌肉抽筋現象,都有可能是缺乏鎂。
鎂除了在體內是輔助酶作用的角色之外,也是主要構成骨骼的成分,調節體內各種生化反應,包括像肌肉收縮、神經功能,還有免疫功能等,有研究顯示,補充適量的鎂,可以幫助緩解偏頭疼、減少心血管疾病,幫助控制血壓、血糖,對高血壓及二型糖尿病都有良好的作用,甚至還可以防止中風,並不是因為鎂可以治療這些症狀,而是當身體缺鎂時,這些慢性疾病會更容易變得嚴重。
鐵質是造血的原料,缺乏會造成貧血,運動時細胞內轉換能量時,也需要鐵質作為輔助,人體只需要少量的鐵質,就能運作這些機制,但是為什麼還會貧血呢?缺乏蛋白質、維生素E、維生素B,尤其是缺乏葉酸、維生素B6及菸鹼素時,都有可能造成貧血。而飲食中沒有均衡攝取,只吃精緻過的澱粉主食,在營養缺乏的狀況下,也容易形成缺鐵性的貧血。而且精緻醣類會刺激鹼性消化液分泌,阻礙腸道益菌生長,也會影響鐵質的吸收。
對運動族群來說,需要注意的是,天氣炎熱時運動會大量流汗,容易過度流失鈉及水份造成中暑,出現嘔吐、暈眩、抽筋等現象,這時候如果單純補水,反而會使情況更糟。建議在飲水中加入適量的鹽份,補水同時補鈉,或是飲用運動飲料,運動飲料中已有完整的鈉鉀補充比例及醣類,可以幫助運動期間維持體液需求。
很多人在剛接觸健身的時候,常常會搞不清楚呼吸的節奏,何時該吸氣,何時該吐氣,常常因為換氣不順、顧此失彼,結果把訓練動作做得很彆扭.其實不要把呼吸節奏想得太複雜,試想一下:你用力揮拳、用力推動某樣東西,或是從地上搬起重物時,是吐氣、憋氣還是吸氣呢?(你可以現在試著做看看,順著身體去做,不要想!)
夏天到了,想必大家多多少少會將「減肥」這件事情掛在嘴上吧?無可諱言的,夏天的確是展露身材的季節(不管你想不想,衣服就是輕薄短,沒得遮~),前一週在<健身教練的筆記本>FB社團裡,開了問卷問大家,覺得夏天是容易變瘦季節的人佔大多數,為什麼呢?天氣熱,身體代謝會提高嗎?